100分阅读网 > 其他小说 > 秦始皇来了这题也选A > 第 58 章 唐,课,细
武则天看了一眼十分生气的女儿,乐了。
“太平,你既然能先后为你的两个哥哥登上皇位出力,怎么就没考虑过自己坐上那个位置?”
武则天这话一出,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都愣了愣。
“陛下,我,臣……”太平公主有点语文伦次:“您真信了呀?这怎么看都不会是真的吧!”
“哦?”
“就像您说的,我为什么要前脚帮完李隆基,后脚就自己造反?我又不是傻的!”
闻言武则天睨了太平公主一眼。
这一眼胜似千言无语。
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给太平公主气的够呛。
已经在心中磨刀霍霍向李隆基了。
“唐玄宗这人怎么说呢。你说他是昏君吧,他有开元盛世,你说他是明君吧,他又搞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李世民若有所思。
好像在哪听过这个词……
是在哪里呢……
“只能说要是唐玄宗早死二十年,他的个人风评就会好很多,祸害大唐由盛转衰的锅就能砸到下一任的头上。”
“提起唐玄宗,一般都离不开杨贵妃。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就是可惜最后做了大唐的政治牺牲品。在了解杨贵妃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隆基。”
“李隆基作为唐睿宗的儿子,武则天的孙子,同时也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李隆基背后的故事。”
“八岁的时候,李隆基失去了他的母亲窦德妃,但他的父亲对此却不敢表现出有什么意义,也许这是李隆基第一次意识到,权力究竟代表这什么。随之而来的,就是长达七年的幽禁。”
“当李隆基刚被从关禁闭模式放出来以后,又亲眼目睹了张柬之他们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这不一下就给李隆基整明白了,原来还能这么玩。”
“后来的事上节课也说过,唐中宗皇帝当得细碎,老婆和女儿准备夺权,李隆基一看,这机会不就来了?马上就去联系人搞政变。李隆基搞政变甚至都是瞒着他爹李旦搞得,唐睿宗事先一点都不知情,事成之后李隆基直接给了他爹一个大惊喜,当皇帝。”
“但在这场政变中,李隆基毫不留情的将上官婉儿杀死了。”
太平公主:?
谁?
谁死了?
太平公主这下是真的看李隆基这个侄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了。
上官婉儿得罪他了吗?
自己得罪他了吗?
跟她玩起卸磨杀驴那一套了还!
太平公主怒从心头起:“把李隆基给本公主叫来!”
上官婉儿赶紧安抚太平公主:“公主,无陛下传召,临淄王禁闭期间不得随意出入宫闱。”
太平公主气不过,想让武则天下令把李隆基传上来。
被武则天制止了。
“太平(),不要胡闹。
太平公主不情不愿的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
说到上官婉儿?[((),李隆基这人是真有点不地道了,他背着太平公主偷摸把上官婉儿杀了就算了,完事还把人家墓给毁了,这得是有多大仇多大怨呢,人死了你都不给人一个安生,还要把人棺材都给掀了。”
太平公主:?
“他疯了!”
上官婉儿还没对自己的墓葬被人破坏发表什么感言,太平公主先坐不住了。
这下她是真忍不了了。
本来她在听到她帮李隆基搞政变结果李隆基反手直接把她弄死了,心里就很是窝火。
后来再听到李隆基把上官婉儿也给杀了,内心的怒火更是有点控制不住。
这下她是彻底坐不住了。
杀完人还要去挖人家的墓!
李隆基这个畜生!
她今天就要替天行道,把这畜生给宰了!
太平公主连招呼都没来得及跟武则天打一声就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上官婉儿赶忙看向武则天:“陛下……”
武则天冲上官婉儿挥了挥手:“你去吧,太平性子容易冲动,你多拦着她点。”
上官婉儿领命称是,退出了大殿。
【汉武帝】刘彻:这唐玄宗没事毁别人的墓干嘛?还是个女子的,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仇怨?
“按理来说上官婉儿和李隆基是不会有什么仇怨的。至少历史上是没有记载的,李隆基25岁搞的政变,在这之前还关了七八年禁闭,虽然后来放出来能接触一点东西了,也不至于跟上官婉儿过不去啊,至少上官婉儿在宫里是一直不支持立安乐公主当皇太女的,她反对过很多次。”
“哥几个事成之后呢,李旦就重新坐上了皇位。跟李显一样,李旦也两度登临帝位,但人们常说李旦和李显最大的区别就是,李旦识时务,还生了个好儿子。至于这个好儿子是谁,就不用多说了。”
“李旦登基后,不知道是太平公主想效仿武则天还是怎么着,太平公主开始频繁干预李旦的决策,同时对李隆基感到不满,想要废太子。李隆基呢,也想找机会弄死太平公主,矛盾就是这么来的,甚至还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要不说李旦会来事呢,面对这种境地,他丝毫不慌。直接开启端水大法。遇事不决,先问一遍太平公主,再问一遍自己儿子。虽然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妹妹到底还是比不过亲儿子,这水端着端着他就歪了。”
“你说李旦干得好吧,他这碗水也没端平,反而害得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越来越仇视彼此,你说他干得不好吧,他就靠着这样端水,也愣是安抚了大家伙的情绪一段时间。”
“眼看着这谁端不稳了要撒了,李旦麻溜的把烂摊子给儿子了,自己当太上皇去了。李隆基拿到了王位,那么在他和太平公主的这场争斗中,谁是最后的赢家已经一目了然了。”
“看上
()去是李旦在端水,实际上,这碗水越是到后面就越是不平。李旦他到了后期,选择全听自己儿子的,而且眼看着水他端不住了,他直接就选择了退位,把皇位全给了李隆基。()”
这也意味着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这场较量中,太平公主落入了绝对的下风。()”
听言羽阳这么说,武则天挑了挑眉。
倒不是她不信任言羽阳,而是太平公主毕竟是她一手带大的,什么性子她再清楚不过了。
武则天其实不是很相信太平公主会做出这种事,这种计划不但错漏百出还容易玩脱了,但另一方面,武则天又不是很清楚李隆基的为人。
要是李隆基真是那种半道上杀出来的很难缠的角色,太平公主说不定确实会这么做。
毕竟两个哥哥都是废物,似乎不能对她造成任何影响,只除了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绊脚石李隆基。
“李隆基决定处死太平公主时,李旦还出来给太平公主求过情。李旦是不是真心的帮自己的妹妹求情咱也不知道,反正李隆基是把他爹这要求毫不留情的就给他决绝了,直接就把太平公主给赐死了。至此,李隆基也算是将大唐的权力彻底收拢在自己手中。”
【汉武帝】刘彻:优柔寡断就容易导致自己本来到手的权力最后飞走,这么看着唐玄宗还可以嘛。
“确实,唐玄宗算得上是还可以。直到这一刻,大唐也算是彻底安静了一段时间,毕竟前面动不动就是兵变来兵变去的,虽然都是在宫里进行的,但到底还是有一定影响,掌握大权的李隆基觉得该轮到自己做点实事儿了。”
“虽然李显把张柬之给弄走了,但是这会朝堂上还有其他能臣。像是姚崇啊、宋璟啊、张九龄啊这一批人,都是一批能臣。”
“李隆基马不停蹄的投入到了自己的政治舞台,像是整顿吏治、改革税制、发展经济、改府兵制为募兵制、注重文教、设立节度使等一系列措施,加上李隆基本人赏罚分明、励精图治,还十分节俭,很快李隆基就将当时的唐朝带入了鼎盛时期。国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强大。”
“李隆基甚至还顶着压力出台过这样一条政策,就是土地限购令。禁止世家和商贾持有土地超过规定的数量,如果你超过了,那不好意思,你的土地会被没收,然后分给流民。”
“但是俗话说得好,变强么,它往往也是要付出一点代价的,当一个王朝到达了顶峰之后,他就会开始走下坡路。这事谁来了他都不好使,规律呢就是这么个规律。”
“李隆基一看,嘿,我把国家治理得这么好,偷偷享两天福应该也不过分吧,就开始了他一发不可收拾的奢靡晚年。”
“李隆基这人也继承了老李家一脉相传的心狠手辣,公元737年,李隆基直接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他的太子李瑛。”
【汉武帝】刘彻:啊?为什么啊?太子得罪他了?
刘彻完美的充当了一个合格的观众。
听故事听得比谁都认真,提问提得比谁都
()积极。
“这里咱们又得延伸出一个人,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也许大家对武惠妃会感到陌生,想着李隆基的宠妃不是杨贵妃么?”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要不是武惠妃去世得早,魂断马嵬坡的说不定就是武惠妃了。”
“话说回来,李隆基对武惠妃那可以说是没的说了,虽然封的是妃,但是给的礼节待遇都是皇后的礼节待遇,没封成皇后也只是因为前朝反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反对?
刘彻听故事听的入神,压根就懒得自己想。
一到言羽阳准备卖关子的地方就疯狂追问。
“因为她姓武呗,武则天登基的行为给他们都吓怕了。势必要将所有姓武的都扼杀在摇篮里。”
“但武惠妃她是有自己的孩子的,她肯定要为自己的孩子做打算。于是太子李瑛就成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
“武惠妃就开始给李瑛泼脏水,你都想象不到这盆脏水泼到李瑛头上有多顺利,武惠妃找李隆基哭诉说李瑛想害她,李隆基直接怒从心中起,就准备废太子。”
【汉武帝】刘彻:?
【秦始皇】嬴政: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这就废太子了??
“当然了,武惠妃并没有成功。”
刘彻松了口气。
看来这个叫李隆基的也不是完全无药可救,只是刘彻这口气还没松到底,言羽阳就话音一转。
“因为张九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李隆基给劝住了。但等到张九龄卸任以后,该来的他还是来了。”
“李林甫这人吧,如果说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李隆基,那李林甫肯定得分担百分之五十。”
“李林甫这人别的可能不怎么样,排除异己、巴结讨好李隆基那可是一把好手。他刚把张九龄从宰相的位置上排挤下去没多久,李瑛就遭殃了。”
“还是武惠妃,她跟李隆基说太子想谋反,完事李隆基又信了,他就去问李林甫觉得应该怎么处置李瑛,李林甫说,这是陛下的家事。”
“同学们,这个句式上一次出现它是在哪呢?它上一次出现时李治想要立武则天为后,但是没人同意的时候,李勣出来说话了,李勣说,这是陛下的家事。”
“是不是家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就是上位者想听的。要不李隆基怎么不问别人只问李林甫呢?”
“李林甫这话一出,李隆基满意的要死,直接就把李瑛和他的另外两个儿子贬为庶人,甚至在贬为庶人没多久之后还把人给杀了。”
【汉武帝】刘彻:?这就把自己的儿子杀了?还一次杀了三个??
【秦始皇】嬴政:你这么大惊小怪干什么?说得好像你没杀过儿子似的。
刘彻:……
朕什么时候杀自己的儿子了!
“说到杀儿子这事,唐朝好像还挺多的吧,你别看李世民对李承乾容忍度那么高,李承
乾都造反了还留他一命(),那是因为他是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的小孩。你换个其他人给李世民生的儿子试试?()_[((),李世民一样照杀不误。加上武则天在位时期其实也杀了不少姓李的人,可能李隆基也耳濡目染了。”
【汉武帝】刘彻:但是那个李瑛没想谋反吧,他甚至连查实都不查实一下就直接把人杀了?
“是的,他连查实都不查实一下就直接把人杀了,这时候李隆基也算是人到中晚年了,已经是要是早点死就好了的阶段。不过武惠妃和李林甫虽然把李瑛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了,也没能如愿让李琩当上太子,李隆基更看好李亨。”
“而李瑛去世没多久,武惠妃也更着去世了。李隆基心里那个不痛快啊,好像没有了武惠妃,下一秒他也活不成了似的。这时候,他就盯上杨玉环了。”
“杨玉环本来是李隆基的儿子李琩的王妃,李琩这波是太子没当成,老婆还没了。李隆基得到杨玉环之后的故事大家也都明白了,无外乎是他有多宠爱杨贵妃,对杨贵妃多好之类的。”
“后期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杨贵妃替李隆基分担走了一半的骂名。”
“后期的李隆基沉迷享乐、挥霍无度,骄奢淫逸。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大家都听过吧,讲得就是李隆基给杨贵妃运荔枝的事。李隆基为了给杨贵妃送这点荔枝可谓是劳民又伤财,但是李隆基只管自己快乐,不管底下人死活,我管你路上跑死几匹马,我要新鲜荔枝你就得给我送,耽误了不新鲜了,那你就等着掉脑袋吧。”
【汉武帝】刘彻:荔枝?
“说起荔枝,除了杨贵妃爱吃,汉武帝也挺爱吃的。还在上林苑移栽了荔枝,修了个扶荔宫。不过汉武帝这个扶荔宫也不怎么样。”
“大家都知道荔枝是热带水果,离开广东广西其他地方压根就不合适,更别提长安了,但是汉武帝他又非要,于是扶荔宫就诞生了。扶荔宫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温室大棚了吧,人为的去模拟荔枝的生长环境。”
“但是吧,养过花花草草或者是在实验室里养过培养皿的都知道,这野生的菌和地栽的花,那生命力叫一个顽强,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怕死,但是一旦跟人工培育沾上边了吧,他就比生鸡蛋的鸡蛋壳上面那层薄膜还要脆弱,主打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死给你看。”
“汉武帝的这个扶荔宫里的荔枝树也是一样的,水土不服,根本活不下来,汉武帝一怒之下,就把照顾荔枝树的人全给杀了。这也是封建社会的残忍之处了,人命他是真不值钱啊。”
刘彻:……
那朕就不修扶荔宫了呗!
朕不修了还不行吗!
“啊,又扯远了,继续说回到李隆基,李隆基为了彰显自己对杨玉环的宠爱,把杨玉环的亲人全都大肆加封。这里很值得一提的一个人就是杨国忠。”
“杨国忠是张易之的外甥,杨玉环的堂兄。张易之前面讲武则天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和同学们聊一嘴,张易之就是后期武则天的男宠之一,也是被
()张柬之发动政变清理掉的二张其中之一。”
“杨国忠这人比李林甫还没用。但他很会撒谎和拍马屁,两次天宝年间对南诏发动战争的失利都能让他谎报成军功,最后南诏直接背叛了唐朝,还吞并了唐朝的版图。水灾和饥荒到了他嘴里也是小事,没有造成损失,李隆基被他哄得一愣一愣的,吹捧得身心舒畅。直接在李林甫死后就让杨国忠当了宰相。官位越大越好贪。杨国忠更加肆无忌惮了。”、
“从始至终杨国忠对唐朝的唯一贡献就是说对了一句话,那就是安禄山会造反。”
“最后事实证明他说得对,安禄山确实反了。”
“但是李隆基不信。李隆基觉得这是杨国忠对安禄山的污蔑。这就有点离谱了。该信的你不信,不该信的你全信。跟前面十几年的励精图治比起来,后面二十年的李隆基就跟被认定夺舍了似的。”
“原本李林甫在的时候,安禄山还有点怕他,不敢搞小动作。但是你换成杨国忠了,那可以说是最后一点威慑力都没有了。前面提到过,李隆基设立节度使,他专门设立了十大节度使。节度使既可以掌财、又可以领兵、还能管辖属地的民众。造反的安禄山,就是从平卢节度使一路爬上来的。”
“说起安禄山,他也是个为了向上爬什么都豁得出去的人,他看李隆基宠幸杨玉环,就直接拜杨玉环为自己的养母,有了这一层身份在,安禄山在官场更是平步青云。”
“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就这样斩断了大唐的国运,李隆基听杨国忠的派哥舒翰去应战,结果哥舒翰直接成了俘虏。这下李隆基只能带着杨贵妃仓皇出逃。”
“后来的事大家也应该差不多都听过,随行的将士们杀了杨国忠,又逼着李隆基勒死了杨贵妃,最后李隆基一个人逃去成都,杨玉环则永远的留在了马嵬坡。”
“就在李隆基出逃的同时,一个叫张巡的人,还在守睢阳。”
“张巡的睢阳之战可以说是惨烈、孤勇、悲壮,但同时也十分血腥。”
“不可否认的是张巡仅凭七千人抵御十三万人一年的战绩有多么不可思议,但凭这宝贵的一年,后续唐朝才有继续喘一口气,发起反攻的号角,但守了一年城的张巡没有收到任何来自朝廷的补给。”
“弹尽粮绝之后的张巡选择了吃人。我们之前说过,在五胡十六国的乱世时期,胡人就会吃中原人。不到乱世中的乱世,是绝不会出现人吃人这种现象的。不能否认张巡用一城人的代价保住了江淮以南的千万人。但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逃之夭夭,替他买单的还是老百姓。”
“最可笑的是在张巡死了之后,援军只隔了三天就赶到了。”
“直到两年后,安禄山被他儿子杀死,李隆基才从成都返回了长安,只是李隆基走的时候是皇帝,回来的时候就是太上皇了。”
“表面上看,随着安禄山的死,安史之乱就结束了,但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把整个李唐制度彻底打崩坏了不说,文治武功也至此一落千丈,人口再度锐减。”
【汉武帝】刘彻:这会不是爹杀儿子。是儿子杀爹了?你们大唐的传统还真是蛮特别的哈。
李世民:……
本来听到他的大唐被子孙后代糟蹋成这个鬼样子就头疼。
一听刘彻开口他的头更疼了。
“自从安史之乱后,大唐的国运就仿佛气数已尽。而接手的唐肃宗和唐代宗比起后期的唐玄宗,也许能好那么一点,但实在是好不到哪里去。”
“唐肃宗一味重用宦官,在失地还没收复完成之前盲目的对武将进行猜忌导致安禄山死后战线依旧拉得很长,唐代宗也很好的继承了他爹宠幸宦官的优良传统。”
“至此之后,大唐就像是日暮西山的残阳,光辉不再。”
说了这么多,言羽阳感觉自己口干舌燥的。
他一边喝水一边说:“这两课就算是讲完了,可能有些讲到的东西书上没写,就当是课外故事听一听好了。作业记得写啊,下课。”
下课后的李世民觉得自己需要缓缓。
信息量太大他一时还没缓过来。
而李隆基选择的方法更是简单。
他选择了装死大法。
无论是谁发消息,他通通都不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