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阅读网 > 其他小说 > 这个导演要谢罪 > 第325章 不露肉比露肉更好看
    第325章 不露肉比露肉更好看

    星期日,陈一鸣没再宅家,而是在魔影厂的剪辑室呆了一整天。

    曼谷那边的货船戏已经拍得八九不离十,就差最后炸船那一场了,王威把完成的素材第一时间让李阳阳带回来给陈一鸣审核,还想补拍就要趁现在,否则船一炸就很麻烦了。

    这一段在成片里连顺序、插叙带倒叙总共不到20分钟的时长,王威他们一口气拍了将近300分钟,足足撑出来15倍,突出一个量大管饱。

    陈一鸣用8倍速先粗略撸了一遍,还行,剧本和分镜里的内容都拍到了。

    坐在一边的安西西看得一脸懵逼,眼睛完全跟不上趟,等到陈一鸣拉片告一段落,不免开口问道,“你这能看出什么来啊?”

    陈一鸣侧头一笑逗弄妹子道,“熟能生巧么,没听过有句话叫阅片无数心中无码么,快进也是一样。”

    安西西卡巴着两只小鹿眼,片刻之后明白过来,直接给了嘴贱的某人一肘子。

    陈一鸣手上不停,把素材捋到开头咳嗽两声道,“干正事了,助理先塞准备记录。”

    安西西这才收起凶巴巴的可爱模样,打开笔记本电脑正襟危坐。

    前黑警的部分,包括怼脸拍的個人正面特写,以及监控室里的分屏监控影像,他承担的是潜入戏份,也暗示观众前黑警另有目的。

    初做导演的王威跟祥瑞犯了同一个毛病,在应该一镜略过的地方不惜笔墨,结果就是主次不分节奏拖沓。

    陈一鸣的魔改版本,这个段落被催肥了一下,除了全程实景之外,船上船下还额外增加了几场枪战桥段。

    第四条就是前黑警本人,他负责前往船头控制台,通过监控视频为行动组提供指引。

    第一条是在码头望风的包打听,老段需要分饰两角,明面上是腿脚不利索的小混混,暗地里则是身手敏捷的黑衣人。

    主角团除了包打听以外的四个人,各自的结局都有比较详细的刻画,而不是像原版那样死的无声无息。

    原版的《非常嫌疑人》中,货船戏时长还要更短,大致上可以分成三部分。

    戚恬的镜头采用局部大特写搭配瞄准镜视野,美臀长腿红唇明眸,勾的人心痒痒,但全都大到看不清真人。

    他们也不是幕后黑手包打听亲自动的手,而是死于跟黑帮的火并。

    比如包打听伪装的黑衣人,除了片尾反转,全程都是第一人称视角,只见视野不见人,却又时刻让观众提着心,意识到船上有主角团与黑帮之外的第三人存在。

    正是因为四条线的拍摄方式区分度明显,穿插剪辑的时候才不会让观众感到混乱。

    因此魔改版的货船戏几乎等于是重新编排了,人物线就有四条之多。

    第三条是到底仓搜索任务物品的炮灰三人组,承担主要的枪战戏份。

    爆炸戏的塑料感简直无可遮掩,一看就是外景空镜加上模型爆破克隆的,后两部分也不是登船实拍,而是影棚里搭出来的甲板一角。

    为了给观众梳理视角,王威给这四条线都安排了明显的特征。

    底仓的炮灰组则是最正常的第三人称叙事,这条线采用手持摄影机拍摄,用人物剧烈运动与手雷爆炸引发的摇晃感,突出近距离枪战的混乱与激烈。

    考虑到电影成片的年代与有限的预算,这样操作也无可厚非。

    2倍速看过第二遍之后,陈一鸣挥起大剪刀,咔咔咔先干掉了一半时长。

    原始素材当然是以场景为单位的,需要陈一鸣根据分镜自行拆分,这就十分考验陈一鸣的“脑补成像”能力了,拍多了不怕,怕的是拍少了连不起来。

    电影开头的爆炸,中段审讯过程中包打听与警察两个版本的登船行动,以及片尾的反转。

    第二条是戚恬扮演的前黑警秘书,她被自家老板安排在码头塔吊的操作室内,居高临下架着狙击枪做后援。

    这一点在底仓枪战段落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这帮小子明显是拍嗨了,炮灰三人组跟黑帮群演射得忘乎所以,从舱口一直突突到最里头,整场戏的节奏感完全乱套了。

    《非常嫌疑人》是一部悬疑探案片,枪战只是点缀不是重点,这个段落本身也不能游离于主线,一通突突突然后人全死了,只能表明剧本编不下去了在搞剧情杀。

    陈一鸣口述,安西西记录,核心意思就一个,枪战戏重拍。

    “其一,恢复原脚本,先潜入,踩了陷阱再火并,现版本许老师在监控室里监了个寂寞!

    其二,潜入要慢要长,体现船上两组人的默契配合,火并要快要短,前黑警坑队友的举动才显得致命,一定要把关键时刻的反差感拉出来。

    其三,底仓舷窗的几个过场镜头,人物姿态不理想,结合戚恬的监视镜头再次梳理。

    其四,雷佳声与包剑锋的死法重复了,再设计一下,戏剧性不够。

    其五,可以考虑把张宇的死亡安排在火并最开始,这样更有善泳者溺于水的荒诞感。

    其六,枪战动作拍得很专业,就是太专业有些过头儿了,别忘了,这两拨人一边是伪专家,一边是黑帮混混,不是特种兵和PMC。”

    安西西噼里啪啦敲完之后忍不住劝道,“要不要润色一下,你这说的也太不留情面了,我听着都觉得脸上烧得慌。”

    陈一鸣不以为然道,“你想做导演,第一步就是先把面皮扔了,没脸没皮是先决条件。你信不信,我把修改意见发过去,那三个小子第一反应不是自我批评,而是先在电话会议里跟我掰扯几个回合。

    这跟我的话难不难听没关系,是个导演都不愿意听旁人指手画脚,我拍的就是最好的,你得有这种坚持。

    当然了,他们最后还是得按我说的改,谁让我是监制呢,真有权力换人的。”

    安西西撇撇嘴说道,“是是是,陈大监制你厉害,将来我的电影一定不劳你插手,才不要被你随时随地教育。”

    陈一鸣听了赶紧岔开话题,“枪战部分过了,咱们看段老师的表演。”

    老段出镜的部分其实就两段,那些第一人称镜头都是摄影师的空镜,跟他的表演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牵扯不大。

    第一部分是缩在码头集装箱缝隙里的包打听,单看素材颇有《喜剧之王》里尹天仇的既视感,一打板一个花式表情特写,个个都不重样。

    对老段的演技,陈一鸣无可挑剔,倒是王威的镜头调度,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第七条的抱头捂脸镜头,怼脸拍有些浪费,俯拍视角更有味道,建议尝试一下。

    此外,同在码头上老段跟戚恬的相对关系,也需要在头尾处有所体现。”

    这部分撸完之后,就是全片的重头戏,甲板上前黑警与黑衣人的最终对峙。

    王威把这部分拍得十分“饱满”,光是机位就架设了七个,从素材推断,这场戏段一宁和许亚君前前后后演了不下二十遍。

    这场戏除了收尾时有一个纵向的摇镜,其余时间都是固定机位,一干幕后全程看两位老师飙戏。

    单就运镜而言可以说一句大巧不工,现场布光与收音也完成得很好,陈一鸣无刺可挑。

    让陈一鸣惊艳的还是两个演员的表演。

    段一宁依旧稳定输出,每个伏笔都呼应得恰到好处,定格既自然又准确。

    因为他在这里多少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看点就没有枭雄末路的许亚君那么足。

    前黑警此刻重伤垂死,一方面要面对包剑锋临死前的良心拷问,另一方面还在承受枕边人背叛的痛苦,包打听出现之后,又加上一层黄雀在后恍然大悟的惊愕。

    许亚君到底是演老了卧底的戏骨级演员,第一层的怜悯与嘲讽,第二层的慨叹与无奈,第三层的震惊与释然,层次分明,呈现有序,单看他一个人的表演,就能大体了解整场货船戏的逻辑。

    考虑到从头到尾他都是半坐在地上表演,垂死之际连手上动作都没几个,全程依靠表情和台词撑下来,就更令人惊叹。

    明知道这是一个脚踩黑白两道的坏警察,恶事干了一箩筐,但看完这场谢幕戏,也不能不赞上一句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输得起。

    这样也就够了,虽然是一部海外背景的灰色电影,但对“犯罪分子”的刻画也不能太正面了,更不能搞人性玩儿洗白,批判性的基调还是要把持住喽。

    所以他也还是让安西西记录,掏出手机看全家福这种“发挥”就大可不必了,冲淡了人设。

    再下来是许亚君单独出镜的部分,监控室的动作戏干净利落,一看就没少排练,许亚君的完成度也很高。

    至于他偷偷离开监控室干私活儿的段落,拿着对讲机虚空导游坑队友,拍得就差了点儿意思,主要是逻辑关系交待的不够清晰。

    分镜拆解得终究欠了一丝精细,这个段落其实是个微缩版本的三线叙事,上层甲板虚空指挥的前黑警,底层货仓听命行事的行动组,还有塔吊里展示货船三维地图的小秘书。

    这样也就暗示了前黑警登船是另有目的,瞒着主角团做过额外的布置,做过特殊的准备。

    前黑警通过对船只结构的精准掌握,以及秘书透过舷窗的些许提示,得以在脱离监控的情况下继续指挥行动组深入,并在恰当的时候把三个炮灰埋进去。

    演员的表演要自然,运镜则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不然观众很容易被搞得稀里糊涂。

    安西西一通猛敲把陈一鸣的意见记录完毕,随后抱怨道,“伱就没有一句半句的好话说说吗,出外景辣么辛苦,也给他们鼓鼓劲嘛。”

    陈一鸣深以为然,点头示意妹子继续记录,“戚恬的镜头拍得不错,妖而不艳,媚而不俗,深得拍花瓶的精要,做到了不露肉比露肉更好看,值得一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