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阅读网 > 其他小说 > 这个导演要谢罪 > 第358章 提前预祝退休
    第358章 提前预祝退休

    今天会议室里的行业大佬和老板,基本都是五十上下的年纪,少数几个年轻一点的,也都四十挂零了,这批人都是经历过华国电影早年的惨淡岁月的。

    因此,陈一鸣所说的“不看就没得看”理论,实在是颠覆他们的认知,观众要是这么好伺候,他们过往费心费力地折腾,究竟所为何来啊?

    当即台下就有一个老板喊话质疑,“陈导,你说的我不同意,娱乐市场从来都是用脚投票,我们还能绑着观众进电影院吗?

    就算通过各种手段把首周票房做上去了,观众看完电影负面口碑一扩散,转眼就是暴死的场面,又不是没有这种例子。

    预测未来也不能标新立异,作为过来人奉劝一句,年轻人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质疑者的话当然有其道理,过去几年圈外资金入局的不少,也确实贡献了好些个见光死一周游的“史诗级大烂片”,属于电影圈饭局必有的经典笑话,看台下老板们或点头或微笑的神情,就知道这番话说到了他们心里。

    不过陈一鸣并不在意,他们毕竟不是过来人,不知道现实比理论更玄幻的道理很正常。

    他微笑着应道,“我这只是一家之言,不强求大家一定认同,我个人认为,对于华国电影市场的体量与增长,专家们有些过分低估了。

    按照单张电影票50元计算,14亿人一年看一次电影,就已经是700亿的规模了,是现在的2倍还要多,妥妥的全球最大电影市场。

    如果是一月一次呢?那就还要再乘個12。一周一次的话,再乘个4。

    陈一鸣的理论推演有些绕,不过会议室里的众人还是听懂了,简而言之,陈一鸣不看好目前的发展模式,他预言电影市场会迎来一波快速增长,但是这轮增长不持久,到达顶点后很快就会掉头向下。

    权威一点的推算,是在目前基础上五到六年的时间翻上一倍,也就是到2020年全年票房达到500亿。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不能这么算,因为很大一部分华国人根本不看电影,比如月收入很低的打工人,大部分的农村人口,以及老年人或是低龄儿童。

    在座的就有院线老板,县镇布点是不是行业大趋势,他们最清楚。

    更别提陈一鸣紧接着又说,躺不了几天就是行业寒冬,那些躺下的将永无起身之日,这已经不是忠言逆耳了,简直就是恶毒诅咒啊。

    现在你们还认为那三类与电影绝缘的人口不会进电影院看电影吗?家门口就有新建的影院,票价经过票补之后又是出人意料的接地气,在国家长假经济的推动下,不旅游不是只有看电影了吗?

    我的估计是,随着2016到17年新一轮大建陆续交房,行业市值将迎来一波暴涨,提前两到三年就能接近2020年的目标。

    那时候行业似乎将迎来港片黄金期的景象,闭着眼睛拍电影也能赚钱,拍多烂也会有人买单,毕竟9块9看一场电影,光是在影院里吹着空调坐上两小时都值回票价了。

    至于互联网那就更明显了,IT巨头都在瞄准乡镇人口发力,因为城市网民的潜力即将挖掘殆尽,他们需要新的用户蓝海支撑他们继续给风投说故事,只要能让他们获取新用户,砸锅卖铁他们也愿意跟到底。

    咱们都是做电影的,行业景气其实是好事,意味着更大的利润空间和更低的项目风险,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的行业产出,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已经落后于行业增长,未来如果再来一波暴涨,国产电影的产能必将更加落后。

    如果都去拍烂片了,等票价涨回到正常的五十块时,届时行业将如何面对观众正常水平的观影需求?

    不会真有人觉得地产和互联网这种寅吃卯粮的模式可以持续,电影票会一直打骨折卖吧?”

    关于在建电影院的分布,电影局每年都有报告,翻翻就能知道,有多少在一二线大城市,有多少在五至十八线小县城,两者对比后者绝对是大幅领先的。

    然而事实是,这帮业界精英连行业增长都没有建立共识,还在绞尽脑汁想着拍大片跟好莱坞争夺票房,陈一鸣预言他们即将躺赢,怎么可能让他们信服呢?

    但是这个推算是在自然增长的前提下做出的,计算公式里并没有考虑到社会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我刚才说过,行业增长是有商业地产大建和互联网资本膨胀作为背书的,谁都不能否认这两者同样也是支撑华国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

    无论如何陈一鸣的预言也过于超前了,你小子真当自己是诸葛孔明,摇摇扇子就能后知五百年吗?

    于是台下又有人质疑道,“姑且不谈你的预测对不对,这些跟你说的少拍大片又有什么关系?大片容量大,中小制作容量小,应该在哪部分发力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你嘴里那些被打折票和新影院吸引进来的观众,面对同档期的进口大片和国产剧情片,很难相信他们会选后一个。

    自相矛盾的推演,不负责任的预言,你不能仗着年轻做出点成绩就来指点江山!”

    陈一鸣定睛一看,我去,这不是老朋友张维平嘛,原来今天你老人家也来了啊。

    当着大佬的面说的话倒是动听了不少,至少没像采访里那样三句话不离人参公鸡。

    既然老张留了面子,陈一鸣也就礼尚往来,他流畅接话道,“问题就是,不管是新观众,还是老观众,真不一定按伱说的选啊。

    要我说,未来华国观众还真有可能支持国货,放着进口大片不看去看国产小片。

    原因也很简单,好莱坞电影是有配额的,不是全年都有的。

    就算增加引进数量,国内配音力量也跟不上,大部分观众还是得看字幕,年轻观众习惯了没问题,新观众看着不舒坦啊。

    再一个,我刚才就说了,国产大片对标的是进口大片,特效上的对比在同一维度上,我们再如何发力,想要短期内达到同一水平,甚至退而求其次达到平均水平都是不现实的。

    别忘了,拿到配额的都是好莱坞每年最有票房号召力也最具技术竞争力的电影,不仅我们华国打不过,欧美棒国小日子三哥也都打不过。

    而国产剧情片没有竞争对手,就像国产喜剧片和青春片一样,只需要关上门户自己内卷就可以了,卷出头你就是同档期最靓的仔,不需要再跟好莱坞大片争票房。

    可能有人会拿过往历史来辩论,说剧情片没有市场,观众根本没有因此进入电影院的必要。

    过去确实如此,但未来就不一定,因为华国电影市场是跟好莱坞反着来的,在世纪初市场化改革之后,直接就进入了大片时代,不拍大片就赚不到钱。

    我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以前华国观众不看剧情片,是因为那时候看电影是一件奢侈消费,同样花1万块买个包包,傻子也知道买LV的不买班尼路的。

    当看电影逐渐成为日常消费时,相当于消费者有了买包自由,你看街面上还会清一色背LV包吗,肯定不会啊,如果背LV不再有优越感,我自然是想背啥就背啥。

    华国观众并没有经历各种类型剧情片的教育过程,我们也未曾有意识地培育一个电影次级市场,如果真要说有的话,可能也只限于每年暑假和春节面向小朋友的动画片。

    对于一个成熟市场来说,这种状况当然是不健康的,难得下一次馆子当然只点大鱼大肉,可要是下馆子成为常态,肯定要有清粥小菜来配的嘛。

    而且在这个配菜领域,国产电影根本没有对手,最多也就是少量港城和棒国电影,这么大这么好吃的一块蛋糕,我真的不理解为啥大家始终无动于衷。

    有朝一日在大幅通货膨胀的市场里,出现一部几千万成本10亿20亿票房的剧情片,可能大家就会有所觉悟了。

    我对人性的预期比较悲观,届时效仿者采取的行动很可能不是用心拍片,而是糊弄一下然后大力营销,毕竟这样做更具操作性,风险也更可控。

    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嘛,我这个文科生也是略知一二的。

    摇头的牛老哥你先别忙摇头,等你公司如愿上市了,就算你不这么想,你手下的董事们也会逼你这样想的,不信咱们可以打赌。

    张老师我就不跟你赌了,圈子里都知道您的脾性,拍多高成本的大片都只愿意自己操盘,几年后我怕就联系不上你了。”

    陈一鸣这话回的有够恶毒,等于提前预祝张老板退休,噎得张维平满脸通红,当着一众大佬的面又不便发作,只能重重地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还是主席台上的沈明看不过眼去,主动开口岔开了话题,“意思到位就行了,指名道姓没必要,真要按你说的,烂片靠营销就能大赚特赚,我们这些人还有必要在这里开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