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阅读网 > 其他小说 > 肝出个万法道君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太史公一家言》
    道艺修行,共分四境。

    只要入定的功夫深厚,完成百日抱胎这一关,抵达第三层,游神聚念。

    届时,便可以返还先天本源,涤荡肉壳,完善鼎炉,使之神魂成形,洞见无垠太虚,攫取周天灵机。

    当世屹立不倒的五座道宗,之所以傲然于赤县神州,坐拥府城,受封圣地。

    且瞧不上旁门散修,将其统统视为传承不全,连祖师堂都被打破的丧家之犬。

    正是在于“山门”二字。

    这是道宗弟子趾高气扬的根本。

    道丧之前,但凡开宗立派,传法授业。

    首要便是大开山门,招收弟子。

    所以,山门具备两重意思。

    一是尘世之门。

    经由师长引渡入门,便舍去山下的种种羁绊,安安稳稳参悟修道。

    与佛门的“出家”意思等同。

    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

    故而大德高僧有云,红尘百戏,牵绊极多,居家窄迫,犹如牢狱,一切烦恼,因此而生。

    只有抛却尘世的种种前因,跟随师长走进山门,拜师录名,才算矢志坚心,踏上长生道途。

    二是太虚之门。

    从古至今,那些打破生死屏障,证过鬼仙的历代祖师。

    每当大限将至,便把毕生修为还于虚空,演化内景之地。

    或是封剑冢,或是磨刀堂,或是江河水府,或是火海佛窟,不一而足。

    后世得到认可的真传嫡系,皆可以由此感悟祖师真谛,攫取道术精义。

    也正因为山门尚在,各大道宗才能代代培养俊杰英才,使其传承不断,香火延续。

    这是旁门散修绝无仅有,并且羡慕到眼珠子发红的顶尖待遇。

    “有高手?”

    白启心神一受牵引,立刻就反应过来,而非像阿弟白明那样昏昏沉沉,如同梦游之人。

    他所修持的《蛟伏黄泉经,于斩杀杂念,驱除外魔这方面极为出色。

    浩瀚心海堪堪浮现出一抹翠绿光华,凝练成晶亮琉璃的念头顷刻震荡。

    如同掀起惊涛骇浪,几个翻腾起伏间,就将其冲刷殆尽。

    “真是道术高手!竟能神不知鬼不觉,把我和阿弟的精神牵连到无垠太虚……非到道艺三境游神聚念,按理说,是无法感知虚空所在,更不可能吞吐灵机!”

    白启运足凝练念头,心神骤然一定,好似开了天眼,清晰照见那一缕渐渐淡薄的翠绿光华,从中遥遥窥见一株其势参天的大柳树。

    “阿弟认得干亲,五百里山道的那位柳神娘娘?熟人那就好办了。”

    白启略微讶异,原本紧绷的心神微微一松。

    一是宁海禅所言,那位柳神娘娘乃庇护一方水土的香火正神,绝非什么居心叵测之辈。

    否则,也不可能跟自家师父和睦相处。

    二是通过齐琰教授的观气之法,能够看得出,柳神娘娘的气韵醇厚,清莹绵长。

    放在黑河县这等穷乡僻壤之地,简直稀奇。

    要知道,五百里山道下遍布村庄乡寨,无不祭祀“山灵”。

    像什么山君、狐王,一边吃着香火杂气,一边吸食人身血肉,早晚堕身浊潮,沦作妖魔之流。

    “并无恶意,莫非这位柳神娘娘,有着了不得的来头,于无垠太虚开辟出内景之地?”

    白启特地将心意把所开的耳窍与眼窍,悉数打开,一者谛听形色,一者辨别善恶,结果都未发现异常。

    “且随阿弟走一趟,有渡海香的护持,纵使念头不够坚固,道行不够精深,也可以撑个一时半会。”

    他念头一转,任由那缕翠绿光华覆盖自身,倏然遁入无形无质的茫茫虚空。

    ……

    ……

    “咦?黑河县还真是藏龙卧虎,除了宁海禅这厮,还有一位不知名的道术高手。

    香火气息这么浓郁,神道中人?”

    秋长天骑着毛驴离开黑河县城,行在崎岖小路,盘算着寻摸个煞气重的阴地落脚歇息。

    这位道宗真传忽地抬起头,太虚烛息法眼如星斗明灭,闪烁不定,兀自捕捉到一缕翠绿光华。

    “宁海禅的地盘,应当没谁折腾乱子,轮不着我多管闲事。

    让他记着帮我寻那個灵觉敏锐的孩童,也不知道这厮上没上心。

    金极火盛,黑水滔滔的命属又如何,我相中的那个小家伙,修道资质绝对不低。”

    秋长天嘀嘀咕咕,让胯下的毛驴觉得聒噪:

    “老爷啊,给你当徒弟有啥好处,除了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观星楼弟子名头?每天跟着风餐露宿,睡乱葬岗,躺棺材板,偷吃人家子孙孝敬的供品?真真是遭老罪喽!”

    秋长天大手一拍,打得毛驴脑袋耷拉:

    “你这胳膊往外拐的夯货!点我呢!你家老爷可是道宗真传,只要拜我为师,踏进观星楼,便是内门!

    投胎成八柱国的嫡系,也不过如此了,有些关系差些的货色,连内门都进不去,待在外门干足两年半,做够摇签扶乩、算卦灵验的琐事,才可能往上升。

    再者,岂不闻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是磨练,日后大有好处!”

    毛驴鼻孔喷出两道白气,知道老爷又在画大饼了。

    它这些年走南闯北,不仅喝够西北风,也吃饱了老爷画的饼,早已是如风过耳,无动于衷。

    “老爷,先找睡觉的地儿吧,我瞧着天色不对,老天爷又要降雷劈你了。”

    秋长天仰头注视乌云低垂的漆黑夜空,骂骂咧咧道:

    “道爷还就不信了!斗不过你!有种等我成为神兵之主,到时候给你捅出个大窟窿!”

    他话音未落,就见约莫磨盘般大的炽亮雷霆轰然砸下,幸亏毛驴闪得快,四蹄飞扬宛若抹油,一溜烟儿就蹿出数丈开外。

    “快走、快走!”

    秋长天瞅着冒烟的焦黑大坑,心里有些发怵,催促毛驴赶紧跑路:

    “前边十几里地,有处阴气重的埋尸之处,咱们凑合着过一夜!”

    毛驴嫌弃地呲着大板牙:

    “也不晓得那孩子多倒霉,才会让老爷瞧上!”

    ……

    ……

    哗啦啦!

    似有无穷尽的潮水没过心神,白启晕头转向,无法自主。

    整个人好像跌入汪洋,被一重又一重的大浪拍打。

    渡海香燃烧升腾,化为团团云烟,紧紧地罩住白启,令他尚且保留一丝清明念头,不被齐齐袭来的乱糟糟杂音干扰影响。

    光怪陆离的景象扭曲模糊,宛若染料混作一团,倾倒在干净画布上,压根辨认不出任何形状,只是剧烈地翻涌着。

    “不能多看。”

    白启福至心灵,谨守本我,不知道过去多久,茫茫虚空终于显现具体轮廓。

    一座看不到尽头的书库,高耸的书架足足有八九十丈高,好似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密密麻麻的竹简、玉简堆放其中。

    “这要突然倾泻而下,恐怕能把我活埋了。”

    白启咂舌,他像是一粒渺小的尘埃,行走于大到难以想象的书库,如同凡夫用双脚丈量天地,终其一生也无法走到终点。

    “守藏库?原来这方内景地叫做‘守藏库’。

    也不知道哪位鬼仙演化,想来前辈生前肯定很爱看书,否则怎么会将毕生修持变成一座茫无涯际的图书馆。”

    他极为费劲地仰起脖子,看到宛若星斗悬挂的庞大牌匾。

    紧接着,目光顺势横扫,发现一摞摞竹简、玉简上所刻之字,皆是同样。

    《太史公一家言!

    “这么大的一座守藏库,放的全是……史书?我在某个隐阁杀手身上,好像得到过一本抄录残卷?”

    白启心头一动,这得记载何其悠久的浩瀚岁月,才能将之塞到满满当当。

    千年?万年?十万年?百万年么?

    面对如此之长的时间跨度,他不禁油然生出一股敬畏。

    凡夫之一生寿终正寝,亦不过百岁,神通巨擘也就两百载的寿数。

    根据史料推断,道丧前的大一统的皇朝,最长只有八百国祚。

    千秋万载这四个字,看似稀松平常,其实蕴含着沧海桑田似的难言意味。

    “大概只有真正的仙人,才可能淡然看之,等闲对之。毕竟祂们是与天地同寿,日月齐辉般的存在。”

    白启并不觉得自己是大惊小怪,纵然他日后能够突破四练气关,跻身神通秘境。

    两百岁的寿命,相较于千年万年的历史跨度,与朝生暮死的蜉蝣又有何异?

    “所以,坐镇一府,呼风唤雨的神通巨擘,也会孜孜不倦,苦求长生。

    活着,是万类生灵最为原始的执念,长生亦是一切欲望的集合。”

    白启若有所思,他仔细寻觅一阵,并未看到阿弟白明的身影,也不晓得被引渡到哪里。

    “既然来了守藏库,干脆看看书好了,道丧三千年,太多过去被掩埋……也不弄个年代简略,瞅着一摞摞的竹简玉简,谁知道谁在前,谁在后。”

    随口唠叨两句,他好似小矮人一样,钻进茫茫多的书山,不断地往上攀登。

    偶尔挑出一只竹简,看完就继续前行。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八个大字——

    万天无量,道庭宰治!

    这竹简上所刻的字迹,时隐时现,需要念头极为凝练,心神格外集中,才能看得清楚。

    若非白启修炼《蛟伏黄泉经第一层小成,真不一定能够捧着阅读。

    “好大的口气!道庭……我只听说过龙庭,两者有啥联系?

    最初以为太史公所记述的,不过是道丧几千年,如今一看,貌似更为久远,甚至追溯到难以想象的前古年代?”

    白启继续往下看,眉头却皱得越发紧了,这史书言简意赅,需要逐字逐句理解,翻译成大白话:

    “四圣隐于太初道纪,十二仙首各司其职。

    仙首,道君也,为万天之亚君,乃诸真之首席。

    各自统辖万天,册封诸真神圣,征伐开辟,如火如荼。

    直至太始道纪,道庭不知何故坍塌,浊潮席卷寰宇,截断万天万道。

    疑似……这里用了很不确定的笔法,而且极为隐晦,好似不敢提及。”

    白启顿了一顿,抓起其余的竹简,开始快速翻看。

    圆满层次的识文断字技艺,凝聚出龙韬虎略神种,随着一摞摞竹简的莫名文字涌入脑海,原本无法推动的进度,亦是跟着缓缓上涨。

    “疑似一尊仙首叛离道庭,那位宰执数百天地,大逆不道的帝君……被另一尊仙首打落。”

    白启恍然,合着是道庭内乱了。

    只是这一摞摞《太史公一家言所记述的内容,太过简略。

    每当涉及道君,皆是被划去,或者染成墨渍,无法看清。

    让他不由地腹诽,都当史官了,还怕被穿小鞋不成?

    倒是拿出些史笔如铁的气魄来!

    “咦,怎么没了?”

    片刻后,白启读得正起劲,却见之后的每一枚竹简都写着同一句话:

    “道君名讳,不可直言,道君所为,不可记述,道君所行,不可揣度……十二仙首超绝形名,神妙莫测,应道而生,与道合真。

    我等史官,焉能妄论,自愿受贬,投入不毛之地,受苦十万载,尝尽寒热之苦。”

    不毛之地?

    白启眉毛一扬,迟疑道:

    “赤县神州?”

    随后摇头表示不信。

    道丧之前的赤县神州,可谓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使得诸圣道统如雨后春笋。

    与不毛之地所蕴含的意思,相差甚远。

    啪哒。

    白启思忖之间,不知不觉走到那座书架的最高处,一只玉简掉落在脚边。

    他弯腰拾起,又见一行小字浮动:

    “道君威能莫测,居于诸天神圣之上,天心都不得违逆。故而,正史不记。

    小辈不才,愿弃太史公之位,撰述无量万天之野史,仅博世人一笑。”

    好家伙!

    正史不好写道君,干脆用春秋笔法整野史了?

    “我倒要瞧瞧,能有多野!”

    他继续挑挑拣拣,终于翻到一只自己看得不太费力的玉简。

    “浊潮之后,十二仙首或是销声匿迹,或是各自为战,祂们雄踞百十天地,或为陆州、或为寰宇、或为上界。

    其中几尊道君,欲以五百座天地,再次重立道庭……遂有流言蜂起,太玄六御道君,意图代四圣之仙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