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阅读网 > 穿越小说 > 藩乱 > 第22章 开荒(2)
自打定要“买地当人”的主意开始,夫妻两人就这样一点点从日常微薄的口粮中省下粮食。
又得在防止地主老爷发现的前提下,偷偷从羊群中一点点的薅下羊毛制成毛被、毛衫,怕被本乡人发现,还得走上几十里的山路去隔壁集市上换成钱。
从打定主意开始算起,到买下山脚下这个羊圈木屋,以及木屋后面的一个没水源的小土包,全家就用了十几年。
而能买下这块贫瘠的小土包,也是因为他们夫妻为人热心,广结善缘。
平时乡里人遇到事情能帮就帮,也不去在乎别人的白眼,男人肯下力干活,妻子又不乱嚼舌根。
虽然是逃难的外乡人,但口碑好,加上地主老爷心善,周围邻里也不阻拦,才有卖给他们的。
要不然,夫妻连买地的资格都没有。
“为什么?有钱还不行吗?”吴世璠不解问道。
“是的,不行。因为他们不是本乡人。”老翁看了看少年,跟少年解释这其中的缘由。
其实,老翁说得不准确,不是不能卖给外乡人,而是通常是轮不到他们。
乡里卖地卖房是大事,要讲规矩,讲究“先问亲族,次问宗族,再问地邻”。
一块地或者房子只有直系亲属不想买了,本家的宗族也不要了,还得问问邻里后,等邻里确认不买了才能卖给其他人,并且买地、买房人的人品和名声也要得到邻里人的认可,这笔买卖才能成。
如果买地、买房的人品德和名声不好,邻里人是可以联合起来告到县衙,把这通买卖给搅黄了。
买地、卖地是买卖双方的事,与他人何干,邻里凭什么介入?
原因很简单:你把地或者房子卖了,拍拍屁股走人,可邻居还得跟恶领打一辈子交道呢!
哪天要是跟恶领当了邻居,这边我养的鸡丢了,那边田地里的菜被挖了,你说我咋办?这事会不会令人浮想联翩?谁不想有个好邻居呢。
其实这种情况,是源于宋朝成文律法中的“亲邻制度”。
宋太宗雍熙二年(986年),宋刑法规定:凡出卖产业者,首先要一一问询四邻,如若不需,方可与外人进行交易。
甚至还规定到了询问的先后顺序,就是先东南为上,西北为次,连谁先谁后都给规定好。
传承到后来朝代,虽然律法没再规定,但这种“先问亲邻”的做法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习惯。
所以买房买地这事有钱也没用,除非……得加钱。
毕竟,钱能解决人生中绝大多数的问题,剩下的极少数,就得加到对方无法拒绝为止。
“祖上夫妻历经万苦,有了这一点点荒地之后,连歇口气都没办法,就要开始攒粮食了。”
说到这里,老翁缓了缓,歇了下,敲了敲烟叶早已抽完的烟锅,对烟锅里剩余的灰末大力的吹了口气,用气流把烟锅里的残末清除干净。
再从怀中掏出少年孝顺的那袋烟叶,从中捏出一些,塞入烟锅里后轻轻的夯实。又慢悠悠地点起火来,闭上眼睛,美滋滋地抽上一口。
老头一脸悠闲,甚至带着一个戏谑的意味。他知道他的故事,已经成功的吊了起眼前这个少年的胃口。
虽然是跟少年讲故事,但也没打算让吴世璠那么顺利就获得故事剧情的发展。
老翁一副“我不急,我慢慢来”的样子,看得吴世璠心里直痒痒。
嗯?不对啊,老头这样子,是要逗我啊。
本想说两句软话,让老翁继续讲下去,但转头一想,哪能让老头牵着走,于是吴世璠故意扯起话柄,一脸天真地说。
“对,老爷子您说得对,我阿爷也说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看来开荒也是一样,这是第一步啊。”
老头听后,有一种“你看,我就知道你这娃娃不懂”的满足样,一脸好为人师的语气继续侃。
“错啦娃娃,攒粮食可不是第一步,而只是所有事情的准备而已,只能算是拥有这个资格,连踏出去这一步都算不上。”
“啊,为什么啊?”十一岁的吴世璠很配合的让自己眼睛里充满了纯真,用以满足老翁的此时的成就感。
老翁呵呵一笑,边抽烟边继续说。
开荒意味着开垦那段时间内,没法出去挣钱,而没挣钱就没饭吃。
开荒可不是平常地里耕种完回家路上,顺路过去看看,左边敲两下,右边挖几锄头那种。
什么是荒,荒就是没人烟的地方。
正常一个村的荒地,都是离村中心十几里地起步,因为好的地,有水的地,近人居住的地,都有主了。
荒山僻野的山,别说人了,老鼠都未必肯去。
但是打算开荒之人,却得长期蹲守在那里。
一旦开荒就不能停,要是停下来等个一年半载的,只需要下几场雨,上次开的地立马就荒草荆棘丛生,连去的路都找不到。
而且,开荒时间只有小半年时间合适,在这之前,必须备足全家三口人半年消耗的粮食。
而为了这三口人半年的粮食,他们家整整准备三年。
祖上每天起早贪黑的去给地主家干活,先把一天的吃食赚到后,再缩衣节食,省吃俭用攒下粮食,足足用了三年才攒够了一大缸子“开荒粮”。
为什么攒粮食要这么久,因为是穷人;
什么是穷人?
家无隔夜粮,身无半寸布,病无一碗药,死无埋尸地,就是穷人。
穷人吃了这顿没下顿,没有剩余的物资,只能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干,不干就得挨饿,挨饿就会死。
所谓“手停口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要是手头稍微富裕点,就今天扯条头巾,明天喝杯小酒,那么只会连积蓄都没有,更别说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了。
而存粮的同时,就是赚钱买铁具。
铁具没法靠攒,也不可能拿东家的铁具开自己的田,世上没这种事,只能花钱买。
老翁的祖上只能通过农闲期间去编竹篾、背柴火、做帮工,打石头;
妻子就给人纳鞋底、缝衣服、浆洗衣服;而他们的几个孩子年纪小,就去给地主家割羊草、放羊、放牛,偶尔搂个兔子、抓个田鼠,全家全年无休,就为了攒钱买属于自己的农具。
农具很贵,但必须得买,至少也得是一把尖头镐、一把镰刀。而为了这把锄头和镰刀,又花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