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阅读网 > 玄幻小说 >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 第 127 章
这个对比实
将他们自己稍微代入进章惇那时的处境,便是一些听闻过欧阳修为苏轼扬出的文名,对这个肉眼可见才华横溢的后生好感不小的官员,心下都忍不住有些戚戚。
这也太狠了闹掰也是真不冤枉啊。
而苏轼处
更何况,跳出时局的桎梏,从局外人的角度看着天幕阐述的前因后果,没有被自己同样为世俗拖累,厌倦朝堂的心理阻隔,他确实看见了自己对章惇的伤害。
于是此刻,两个尚未经历过一切的人,沉默着对视上了眼,带着未来风霜的沉重。
我们可以直白点讲,以章惇的性格,他大概就是
而等到元佑二年,和苏轼乌台诗案堪称翻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蔡确的车盖亭诗案爆
车盖亭诗案是北宋开国以来打击面最广、打击力度最大的一项文字狱案。
元佑党人
曾经追随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十五年,因此被对方称赞“智识明敏,而性行温良”;“好学能文,而谦晦不伐”;“操守坚正,而圭角不露”的“君子人也”的范祖禹,上书时直接干脆打破了宋朝“刑不上士大夫”的潜规则,要求将蔡确处以死刑。
司马光手一抖。
未来党争的残酷,此刻伴着后世人含着辛辣嘲讽的语气,进一步血淋淋展现
君子

哲宗下诏允许蔡确为自己辩驳,于是这个口才向来很伶俐,曾经因此得到了韩绛赏识,从而得以跟着韩维进开封府的存
他说这话甚至不算什么狡辩,毕竟他只是真的写写诗,哪里有什么忤逆的念头。
结果,辩不过他的旧党党人,以曾经追随过司马光,被对方教导为人要诚实,不能胡乱说话的刘安世带头,声称“蔡确的罪状显明,不用申辩,这必是有大臣
于是将蔡确贬为光禄卿,到南京应天府不是我们现
嗯,要“诚实”,不要胡乱说话。
一个上司贪污,结果上方来人检查按例朝他询问证据的时候包庇上司,后来自己惴惴不安“司户确实贪污而我不以诚实应对,我岂不是违背了司马公的教诲”,于是用“君子避碍则通诸理”安抚自己解开心结的,旧党和高太后眼中“正直”的人。
乐死。
司马光
不是,不用这么打脸吧
怎么旧党一个个的都跟他扯上关系了哈各个都要提一嘴我和他们之间关系的
章惇乐死面无表情
太可乐了,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人啊原来。
当大部分人忙着快乐吃瓜的时候,只有朝堂上一块地方暗自阴云密布。
被蔡确用“伶俐口才”
博得赏识的枢密副使韩绛,此刻麻了一整张脸,目光下意识搜寻起自家那个此刻当着开封府知府的冤种弟弟。

这不是把他往火上架着烤嘛

他不想
这个结果当然不能让旧党党人满意,于是吴安诗这位是吴充的长子,那个
王安石。
这婚,能不能离啊
怎么看都觉得吴充那一家子和他们新党的仇是结死了啊。
他闺女
打定主意,下了朝得先让老婆去和闺女交流一下婚姻和睦问题的参知政事,目光带着点不爽地幽幽望向了吴充。
吴充。
怎么回事啊祸不及家小谁能不知道啊他吴充
王安石你最好是
獾獾凶恶瞪眼jg
“臣窃闻朝廷以蔡确为光禄卿、分司南京者。而确不知图报,犹怨望作为诗什,辄敢谤讪,罪状显着,法所不赦。”
好家伙啊,蔡确听了能被气晕过去吧直接都窃闻,连证据都不上了就要把他往死路上逼是吧
但谁让真正主政的高太后还真就吃这套呢,毕竟是好一个女中尧舜啊,怎么可以接受这种对朝廷不忠不义的寡廉鲜耻之臣捏
再贬英州别驾,新州安置。
啧啧啧,新州时称“烟瘴最甚”,有“与死相邻”之名,把蔡确弄过去,是真的想让他死。
同样身为旧党的范纯仁都看不下去了,站出来为蔡确求情,甚至把吕大防都一起拉进帮对方说话的阵营。
范仲淹
怎么回事,怎么还有他儿子的事情
这位变法头子皱起了眉,认真看了几眼天幕上随着名字出现的画面,勉强将那张已经上了年纪的脸和自家从小乖巧到甚至有点过于粘人,依恋双亲的次子对上了号。
还真是亲儿子啊,变法头头那保守派的亲儿。
心情复杂j
g
额,不过别对范纯仁有太多因为范仲淹产生的滤镜,这哥们之所以站出来反对,倒并不是
支持他这么做的理由,更多是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冷静与理智,像他拉吕大防入伙的理由说得那样
岭南之路长满荆棘七八十年矣,今日重开,日后我们恐怕也难免有此下场。
对,他只是
不同于范仲淹因为儿子的旧党立场而内心复杂,向来脾气温和的赵祯听见这话,倒是眼前一亮,觉得对上了思维。
不管是出于感性还是理智,范纯仁这出到底是留人一线生机,不想把整件事给做绝。和未来那新旧党越来越偏激的作风相比,确实就正对了赵祯的想法了。
于是他乐呵呵地开口“范卿,”
讲范纯仁还得特意提一句范仲淹,这个待遇和前面范祖禹比起来就知道,这肯定得是亲儿子没错了。
“你养了个好儿子啊”
赵祯的认可jg
范仲淹哪怕心里还揣度着儿子立场的理由,此刻口头上也得是接应着皇帝的夸赞的。
只是
除此之外,如果说
除了蔡确本人被贬新州以外,旧党将司马光、范纯仁和韩维誉为“二贤”,而将蔡确、章惇和韩缜斥为“二奸”,将王安石和蔡确亲党的名单张榜公布,以示警告。
对司马光已经贬黜一轮的新党成员,他们进行追击贬谪;对尚且
御史李常、盛陶、翟恩、赵挺之、王彭年因不上疏弹劾蔡确,中书舍人彭汝砺因封驳对蔡确处理的诏旨,都获罪而被罢官出外。
这还不叫做党同伐异
哲宗上台后旧党没有好果子吃也是真的因果报应。
赵煦太对了
可不就是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年轻的皇帝冷笑一声,牙又有点痒痒。
因为封驳诏书就获罪那群胆大包天的官员有没有想过,那是谁给的权力
更过分的还是御史部分,只是因为没有附和你们的提议就要被弹劾
好家伙,这个皇帝要不要给你们来当
朕的所作所为,都有可能被指指点点,不听从谏言就要被指摘独断。而你们却都不同意起同僚的沉默来了
活该,全都活该被贬
要不是牵连太多,真该像章卿当初提议的那样,把他们都给杀了才好

是,苏轼确实不是那个率先提议要将蔡确流放岭南的罪魁祸首,准确来说他和整场闹剧都没有什么关系。
他只是沉默而已面对整个官场日益混乱的、狂躁的、非此即彼的、攻击性强烈的气氛,完全不能适应的苏轼满心想着的都是如何外放、归隐。
他对章惇当初写信,说的那番有关归安丘园的话语,其实都是他此时真心的反应。
然而章惇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心中对于旧党的憎恨,迫切地需要一个具体的出口。
爱之深,恨之切。
你不仁,别怪我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