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儿所的时间已经结束,中午下班的家长们纷纷把孩子带回家,小孩哥们一个个的挥手告别,吃了一上午,是时候回家睡个觉然后找出偷藏的手机玩游戏了,大队长颇为不舍,这店是于家开的,双马尾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不像自己,每天都来然后眼巴巴的看着双马尾家的那辆车是不是停在楼下。
每天早上,对他来说,最美好的句子就是—看,那辆车又来了。
那辆车真好看。
双马尾没啥反应,就是看着自己的圆圆的蛋卷和扁扁的蛋卷,想一想能不能把圆圆的蛋卷也做成两边封口的样子。
对于被徐旭东拉着走的大队长,她也只是礼貌地挥挥手,准确的说是摆摆手,
于家摆摊赶苍蝇的标准手势。
外面一辆小货车停了下来,于妈从副驾驶上蹦了下来,手里一把单据,来到了门口,盯着司机一箱箱地搬着货物,于亦英在门口也数着箱子,俩人最后再对一遍,进货的流程就结束了。
“小雨啊,你来玩儿啊?”
“是,是啊。”
路小雨心虚,她是先蹭车,后蹭课,现在这个时间来看,好像还能蹭饭。
老实说,小的时候路小雨可没少蹭余家的饭,毕竟于家的饭比那时候的路家俩人的手艺强了太多,要不是后来搬家,连路家俩人都没法蹭饭了倒逼路家的俩人苦练厨艺,路家的饭菜可没有现在那么好吃。
“上次的泥鳅吃的咋样?你六叔家新找的供应商,”
“嗯,非常不错。”
“喜欢就好。”
于妈一进屋,眼睛就放光。
这是看到八骏图了,
啧啧,
于妈看着八骏图,怎么看怎么喜欢,于妈也是个有很多爱好的人,但是所有爱好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太费时间,特别像是十字绣这种,那就不是浪费时间了,那根本就是挥霍时间,也就是路妈这种退休没事干的老太太们能说打发时间,换做其他人,那可就是实打实的要费一番精力。
于妈也很想和其他老太太一样找点爱好,可真没时间啊,于家家族在市里那可以说星罗棋布,可以这么说,方圆一里地之内一定有一家于家亲戚开的店铺,今天这个要帮个忙,明天那个缺个人,连于亦英都是早上早市,白天铺子,晚上夜市的转,像十字绣这种复杂和费精力的爱好,真心想玩缺没法玩,即便是最简单的那种,也很容易一个不小心把针带出来,别的行业倒也没啥,可他们做吃食得,一根针找不到,那就是要命的事。
所以于妈总是羡慕路妈,就跟路妈羡慕于妈一样,两家做邻居的时候就这样了。
一个两口都是公务员,但性格和酒量在公务员系统里就注定没啥发展,可即便是现在,公务员也是铁饭碗,在那个时代,这一家可以说是羡慕死人,于家整个家族都是手艺人,直到于亦英这辈,才有几个好苗子考上了大学,但于家经商的基因和传统太强,这几个孩子毕了业就留在了当地干起了买卖,虽然说在当地都有车有房有娃有店的,但是没一个回来考个公然后给家族掌旗这种事就很让家族郁闷。
路家对于家也羡慕的紧,公务员体系,到底不自由,而且路妈和路爸年轻时,也是和路小雨一样,呆呆的,憨憨的,有点聪明,但是不多,于家家大业大,于妈雷厉风行,于爸一手揉面功夫冠绝市里,要知道路妈即便是现在在电子秤和抖音的加持之下才勉强能做出几次能吃得馒头,可于爸那时候就开了馒头店,他家的馒头路小雨直接拿来干啃都能啃两个,要是再给她点辣椒油和酱油,那估计小时候的她啃四五个没问题。
两个孩子小时候反倒是于亦英瞅着更呆一些,路小雨就是个机灵鬼,光是从过年能在于亦英家拿于家的东西卖个那些来于家探亲的小孩儿们这件事就知道那时候的路小雨就不是个 安生的,那时候的于亦英就是路小雨的小跟班,啥事都是路小雨带头然后于亦英跟着她疯跑。跟班归跟班,可人家姑娘老实啊,而且一直以来,两家公认的就是路小雨没于亦英好看。
你想想啊,上了一天班和上上下下的人精们斗智斗勇脑子一摊浆糊后,从幼儿园接了跟泥猴似的女儿,回到家,泥猴就疯了似的带着隔壁的小姑娘疯跑,你好不容易做好了饭,结果泥猴一口都不吃,就是拿着隔壁给的馒头沾酱油,然后这时候隔壁的小姑娘白白净净的,穿着个小白裙子端着家里做的菜过来的时候,你什么心情。
要不路妈和路爸总觉得路小雨被什么玩意给占了身子,实在是对比太过明显。
你换做于妈,也是一个样,自己家这姑娘,不类其母,那九十年代能自己撑起一个摊子的女子可不是什么善茬,那时候的东北真心龙蛇混杂,江湖大哥,城管杂役,谁都想分杯羹,没点手腕和霸气,那就只有受欺负的份,这样的妈看着跟着路小雨满地跑的闺女确实不开心,还好高中过后,这闺女一下子开了窍,虽然考上了个大专,那也是大学不是,假期一回来,直接自己就开始烤蛋糕了,不但技术不错,连经营也都一板一眼,家里的店铺到了寒暑假都是她在管理,这才让于妈彻底放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是路小雨这一下子又考研又当大学老师这事实在是太过耀眼,不过于妈已经不羡慕了,现在的于亦英虽然有些时候看起来还是呆呆的,但已经真正的做到藏锋二字,就是这个年纪还没对象让人着急。
不过最近老来的那个徐旭东就不错,老徐家嘛,也算是老街坊,孩子人不错,不过要考公务员的话,不一定会留在家里,那就得看情况了。
“你妈又去种地去了?”
“嗯,”
“真好,”
于妈又羡慕起来,作为一个东北人,谁不想种地呢,看着那地里一根根小苗变成一道菜,这成就感和从家里花盆里嘎韭菜能一样吗。
“中午想吃啥?姨给你做。”
路小雨有点脸红,但是真心又有想吃的东西。
“馒头,”
于妈和于亦英同时撇了撇嘴。
要说路小雨吃馒头,那是一个奇怪的说法,因为别人吃馒头,那只是说他的主食是馒头,肯定还要配些菜,最不济的,也得来盘榨菜咸菜。
路小雨吃馒头,那她就是吃馒头,只不过是配蒜泥酱油和辣椒油。
菜这个东西,有木有的无所谓,就这三样,她就能吃饱。
光吃蛋糕能吃饱不可怕,光吃馒头能吃饱,这个就有点吓人了。
“给你爸打电话,顺便再叫俩菜。”
“没事,姨,就馒头就行。”
小姑奶奶哟,是我们要吃菜呀,你是偶尔拿馒头打牙祭,我们可是实打实的天天吃,要不然为啥我要做蛋糕,实在是馒头吃吐了呀。
接到电话的于爸精神抖擞,这些年,他的店早就改机器了,做出的馒头送往各个亲戚的饭店酒馆,要是他自己做,早累死了,现在的他也是手串一戴,小茶盘一放,看着手下做事情,接完电话,手串一 摘,衣服一换,亲自手搓面团去了。
于妈这边和路小雨寒暄了一会儿,路爸就开着自己心爱的五菱停在了店前。
“快快快,新出锅的,”
于爸提着塑料袋就大步进屋,想都没想,就把一袋子馒头放在了路小雨面前。
把剩下的饭盒打开,放在了于妈于亦英和双马尾面前。
在一旁的操作台上拿出一个碗,小心翼翼地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塑料袋,一滴不落的倒进了碗里,颤抖的手,激动的心。
多少年了啊,
多少年没见过这孩子吃馒头了啊,
想想自己那闺女,好好的馒头手艺不学,偏偏学了做蛋糕,我老于这一身能耐,它要失传了啊,而且这娘两对馒头没有丝毫热情,不是吃米饭就是吃面条,我的馒头没人欣赏了呀。
每次梦中垂泪,梦到的全是路小雨小的时候啃馒头的样子。
为什么?为什么上次野营的时候没带面粉没拿馒头啊!!!
哇哦!!!
路小雨看到馒头和眼前这碗调料眼前放光。
多少年了啊,多少年没吃过于爸的蒜泥酱油了啊,这些年什么组合 都试过,就是没有于爸调的好吃啊。
心有灵犀的两人的目光中都有一股浓浓的爱意,这两股爱意撞在一起,就是馒头的形状。
路小雨抓起一个馒头,
于家不是东北坐地户,于老太爷是闯关东的那批人,于老太爷活着的时候,路小雨常常被那股浓浓的山东腔给弄的迷迷糊糊的,而传说于家的馒头这么好吃,就是于老太爷留下的一块老面,不过早被于爸辟谣了,但是他家确实有老面,不是传下来的,就是开店时候留的,这么多年,也说不清到底那老面还有没有用,毕竟科技发展了,酵母这玩意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难弄,而且于爸的技术已经完全脱离了这种靠什么东西的程度,就算让他去路小雨家做,做出的馒头也跟店里的一样。
这就是手艺人的自信。
路小雨看着这个馒头,显然,这是为路小雨特制的馒头,普通馒头,成人男子的拳头大小,工业化的馒头,路小雨的拳头大小,于爸的馒头,有一旁的双马尾脑袋大小。
山东大馒头的精髓就是大,最可怕的是,这么大的馒头,它捏紧了,也就是一个路小雨的拳头大小。
馒头的外皮,讲究一个紧致光滑,除了下面和帘布接触的那个面,上面圆形的这部分,要做到能反光,一捏,就跟气球似的坚韧,然后还能弹回去。
捏住一小块,要用些力气才能撕开,撕开之后,馒头内部充满了均匀细致的气孔,好的馒头跟好的蛋糕一样,气孔要均匀,不能忽然出现一个巨大的,那样整个内部就被破坏了,虽然不影响吃,但是就会觉得这个馒头不对劲。
捏着私下的一块,路小雨轻轻地沾了下调料,然后塞进嘴里。
嗯!!!!
路小雨想哭,就是这个味啊。
因为于家的关系网,于家用的调料和路家的完全不一样,路家买的调料都是超市里那种一瓶瓶的,于家什么东西都是论桶,以至于路家都不好意思去于家借调料,到人家借醋,人家拿着瓶子给你,到于家借醋,于亦英直接给你拿来一桶。
就是这种差距,导致了于家的很多味道路小雨都复制不出来,就说这个酱油蒜泥吧,于家用的那种桶装酱油,然后蒜泥也只是简单的捣碎的,就是这个味道,路小雨知道,要是不用于家买的那个桶装酱油,那肯定是怎么复制都复制不出来。
蒜泥微辣,酱油味道丰富,由于只是一小部分沾了调料,剩下的大部分还保留着原有的额口感,刚嚼两口还没什么,等到多嚼几下,当淀粉在嘴里转化为糖的时候,那两样调料和甜味充斥口腔,这感觉就十分微妙了。
双马尾也好奇地尝试了一下,瞬间开拓了新世界,怎么会这么好吃?
一大一小吃馒头吃的不亦乐乎。
看得于家娘俩面面相觑。
要不是自己家人,还以为于爸在酱油里放了什么科技狠货。
不应该啊,这路小雨是一直这么吃的,没问题,这小丫头片子怎么也爱这一口?
“叔啊,你就成全我吧,你告诉我到底这酱油是咋配的吧。”
路小雨也知道这么做不太好,毕竟手艺人的手艺它到底是个压箱底的东西,可就是想尝试一下,万一呢。
“啊?这有啥的,xx牌的酱油放点味精就行了啊。”
路小雨想哭,
谁会想到往酱油里放味精啊。
喜欢东北美食日记请大家收藏:()东北美食日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